大江东去

字:
关灯 护眼
大江东去 > 绑定学神系统,一年一个诺贝尔奖 > 第187章 如果泄密,按叛国罪处置

第187章 如果泄密,按叛国罪处置


就这样,乔薇在高三八班连续上了一周的课。
第二个周,老师们也没好意思让乔薇天天从早上到晚。
一周下来他们也学到了一些乔薇的讲课方式,周末回家做了功课,修改了教案,开始模仿乔薇讲课。
于是乔薇又多了个任务,每天听讲时记录下老师们的优缺点。
因为课后老师们会来跟她请教,教学方式还有哪里需要改正的。
高三八班的老师和同学们仿佛都变成了海绵,不断的在汲取知识。
老师们从前备课只需要两小时,现在备一节课需要一整天,因为需要去查阅相关资料。
语文老师要查阅课文作者的历史故事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讲课,以及什么词语什么句式什么文章结构可以怎么使用等等。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老师最痛苦,因为他们还得尽可能的去联想,下堂课的知识点能运用到生活的哪些方面。
更甚者,他们还得去翻阅论文或去了解当前华国乃至世界前沿的科学发明或发现,有没有用到这些知识点的。
只有英语老师轻松一点,不过也没有特别轻松,英语老师需要拓展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常用词汇。
平时上课或课间看到八班的学生了都用英语交流,每次上课学到的单词和语法还得深入拓展。
比如结合日常遣词造句,还得尽量搞笑搞怪一点,让学生们能在快乐中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就这样卷了一两个月,终于迎来了期末考试,该放寒假了。
这一两个月里,乔薇一个人几乎上了一大半的课。
因为老师们备一节课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其他没备到的课都是乔薇来上。
所以这段时间最痛苦的反而是八班的代课老师们,学生们倒是学的非常开心,对期末考试也是信心满满。
果然,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高三八班的平均分又上升了不少。
各科试卷里,从乔薇回来后学到的新知识,只要考到了,八班几乎没有一个人做错的。
校长和高三所有老师们看到这个成绩时都觉得,高三八班整个班都已经踏入了重点班的行列。
还有一个学期高考,说不定高考时高三八班考的比高三一班还好。
乔薇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她再带出一个班的奇迹仿佛也没什么不可能。
校长和刘晓峰,以及想到这点的老师们,没有人说出来,但是所有人都很期待。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徐斯辰、陈星元和刘宣,凭着和乔薇的关系,早早就跑到了八班上课。
恰好一班的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把三人放过来了。
于是周末乔薇不用再单独给学习小组开小灶,而是待在家里搞科研。
在乔薇每天针灸的调养下,周老也早就恢复如初,甚至有种身体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年轻时练武受的伤,或是曾经生病治疗的不彻底留下的暗疾都一并治好了。
安市一中放假的第一天,周老、杨知年和乔薇一起去了季师父那边吃了个饭,第二天周老就带着杨知年回去了。
临走前,两个老人还比试了一番,周老赢了,神清气爽笑哈哈的走了。
徒留季师父气急败坏,乔薇和一众师兄们笑个不停。
周老有的,师父当然更得有,寒假期间,乔薇也每天来武馆给师父和师母根据脉象调养身体,必要时也扎一两针。
后来彻底调养好了之后,季师父还让方俊开车带他去了周老那里又比试了一番。
华国2012年的新年过的特别好,因为有两件大好事。
第一件事是治疗癌症的药物上市了,价格有点小贵,一盒药只有一颗,一颗一万多块钱将近两万。
没办法,成本太高了,批量生产跟乔薇她们一次做一份不一样。
批量生产第一需要仿人工制药机器,第二需要大面积寻找原材料。
乔薇之前找到药的那几个地方,药材哪里够现在这批量生产的。
后来倒是又在一些山头找到了一些,但有两种药真的太少了,还得人工培育。
好在这个药一上市就被纳入了医保,而且只需要吃4个疗程,一共12天,一天一颗。
比起之前倾家荡产花上百万都治不好的绝症,现在花二十万出头就能彻底治疗好。
大家不仅可以接受,还对研究出这个药的乔薇感恩戴德。
没错,与抗癌药物上市令全国一片哗然的同时,乔薇的名字也响彻了华国以及全世界。
不过国家保密工作真的做的极好,大家除了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叫乔薇外,其他什么信息都不知道。
不知道乔薇的长相、不知道乔薇的籍贯、甚至不知道乔薇的年龄。
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被邵杨亲自上门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包括安市一中的校长和班主任刘晓峰。
如果泄密,按叛国罪处置。
做好保密工作是首长以及樊爷爷一早就想好的,因为药材实在是稀缺。
这药物现在不仅贵,还限购。
只能在医院经过确诊后,凭借华国公民身份证件购买,而且必须住院服用药物,每天由医院监督服用一颗,十二天后出院。
外国也有不少癌症患者,包括一些国家的首脑。
和华国关系好的,一两份药卖了也就卖了,和华国关系不好的,那不仅要高价,还得再拖拖。
这期间就需要做好乔薇的保密工作以及安保工作。
现在乔薇身边除了小甲和小乙,又来了一个营的人。
四五百号人分散在安市各处,乔薇身边、乔薇每个亲朋好友的身边、甚至安市一中里很多和乔薇关系不错的师生身边。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营的人都是京城来的,全是特种兵精英。
对此,乔薇一无所知。
如果知道,乔薇也许会选择放弃安市一中这个试点,带着家人举家搬迁到京城。
其实邵杨也问过首长和樊老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把乔薇和她所有家人都接到京城来,在给她在京城安排一个学校做试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